乡村振兴|探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,打造共同富裕“泾河样板”
发布时间: 2022-12-09 12:20:17

昆山高新区(玉山镇)泾河村毗邻昆山城区,面积2.3平方公里,交通发达,工商业繁荣。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,泾河村秉持“大胆闯大胆试”理念,通过设立昆山第一家村办厂、组建昆山第一家富民配套服务有限公司,建设沿街店面房、开办新型材料厂、成立农村股份合作社等方式抢抓发展机遇,村级经济持续快速发展。


近年来,在推进高水平小康村建设实践中,泾河村靠前作为再发力,以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,制定《泾河村新时代共同富裕行动方案》,打造共同富裕村域示范的“泾河样板”,探索形成农村基层先富起来的乡村良性循环发展 “泾河模式”。



既要村强,又要民富。


坚持“红利反哺”带来“稳稳幸福”,推动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同步。持续增持优质资产、拓展富民载体、壮大集体经济。村级经济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13%以上。2021年,村集体可支配收入约3100万元,村民股份分红从10年前300元每股,涨至1600元每股。


泾河村将村集体年可支配收入20%以上用于建立医疗普惠救助金、爱心尊老金等八大福利。并通过市场化运作对外承接物业、保洁服务,拓展强村富民新渠道。


▲八大福利——医疗普惠救助金


联合邻近行政村抱团发展,合资共建总面积达4250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,并通过土地指标置换,异地新建325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工业厂房。聚焦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,计划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改造提升,盘活存量土地资源,规划建造商业综合体(泾河大厦)。投资入股创新型科技企业,计划打造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,构筑村集体收入新增长点。


▲人才公寓


▲泾河大厦设计图



▲标准化工业厂房



要富口袋,又要富脑袋。


坚持“人才赋能”,探索与国内高校、科研机构、高企专家团队合作路径,培养壮大乡村人才队伍,打造乡村引才聚才平台。与南京林业大学团队合作共建共同富裕工作室,推动“共同富裕”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。


选树“泾河创业能手” ,鼓励支持本土企业家、大学毕业生回村创新创业。推动企业家、乡贤、能人工匠等共建“泾河商会”,通过融商招商、以商引商,积极为村庄建设献智慧、出资金。挖掘培育“能工巧匠”“文化传人”等各类人才,在倡导文明新风、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发挥榜样作用。加大对村民子女教育支持力度,开设奖学金,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发放助学金并报销学杂费。



▲共同富裕工作室


▲共同富裕乡村行动座谈会现场



既有村貌,又讲村风。


坚持“文化惠民”照亮美好生活。弘扬“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”家国情怀,建立全市首个顾炎武研究农村分会。融合朱柏庐《朱子家训》的教育实践,建设文化长廊步道。创新开设“泾河学堂”,根据差异化文化需求,变“统一配给”为“照单下菜”,开设昆曲、绘画、书法等课程,并与中国人民大学孔子学院合作开展“国学考级”课程。




▲泾河学堂


充分发挥“江苏好人”村民浦建峰文明公益坊引领作用,提升志愿服务水平。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,创新构建民主议事模式。在村民议事厅下设村民议事会、是非评判会、邻里互助会,真正做到“有事会商量、有事多商量、有事好商量”。





既拼颜值,又拼气质。


坚持“内外兼修”塑造“精致泾河”。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过程中,主动提高整治标准,提升村庄品位,通过采用“见缝插绿”美化点缀村头巷尾,宜花则花、宜景则景,建设一步一景“花园式”秀美泾河。




创新实施“村民积分管理”,围绕垃圾分类、精细化管理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要内容,充分发挥积分制的正向激励作用,以“积分制+N”模式,实现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融合,提升乡村治理水平。




既坚持党建引领,又坚定党群同心。


泾河村以“海棠花红”党群服务阵地为依托,持续健全完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体系。组织创建“情暖泾河”党建品牌,以“情”暖人、以“心”化人,打造坚强有力、引领发展、全情服务的基层党组织。同时,建立党群服务、网格管理、环境整治3支“行动支部”,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。




推行“一站受理、全科服务、一岗多能、全情服务”,坚持“把阵地建在群众家门口”,构筑起“便民服务中心”“24小时图书室”“村民健身中心”等十大服务载体。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展示栏上挂出“农村党员先锋‘十带头’”实践活动,对党员干部明确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,真正做到让阵地“看得见”“能感知”“有温度”。



▲24小时图书室



▲村民健身中心


下一步,昆山高新区将以泾河村为样板,持续保持锐意进取的积极态度和勇探新路的蓬勃激情,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、推进一项项工作,不断丰富乡村良性循环发展内容,提升村民“在家”的归属感、“为家”的责任感、“有家”的获得感,进一步打造昆山高新区共同富裕村域示范。